「食用色素」存在的意義?對人體有害嗎?
還記得剛進公司的時候聽同事講過一個小故事,事情是這樣的,曾經我們參加過某知名報社舉辦的母親節蛋糕評比,評審在直播節目當中拿著我們的丸久小山園抹茶乳酪蛋糕,教導民眾說:這麼鮮豔的綠色,一定是添加很多人工色素!
但其實根本沒有,我們使用的是日本道地的丸久小山園抹茶粉,原本顏色就是如此。
雖然我們不是像某知名報社說的那樣,但是其實色素是有它存在的意義的,怎麼說呢?因為不是所有食物的原色都是這麼的美,添加了色素後,不但能美化外觀、增添食慾,還能增加產品的辨別度,如果你走進大賣場買醬油時,卻發現醬油顏色不是認知的焦糖色時應該也會很困惑。
色素也有分「天然色素」跟「人工色素」
根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的資料顯示,目前台灣合法的「人工色素」有 8 種,包含藍色 1 號、藍色 2 號、綠色 3 號、黃色 4 號、黃色 5 號、紅色6號、紅色7號及紅色40號。
然而合法的「天然色素」則有 46 種,主要來源是從蔬果、動植物取得,常見的天然色素有:紅甜菜色素、藍莓色素、葉綠素、蟹色素等等。
天然色素與人工色素相較起來天然色素的成本較高、保存效期短,顏色的附著力也比人工色素低,不過相對來說天然色素顏色自然,成分也比較單純。
這些食用色素對人體有害? 目前並無科學證據
雖然目前並無直接的證據說明食用色素會導致人體致癌,但是這些食用色素需符合我國「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中的列表規定,最可怕的是一些不肖業者為了降低成本,在食品添加非法食用色素,長期食用才有可能造成人體有害。
現今消費者健康意識抬頭,對於鮮豔的食用色素不免有些疑慮,因此【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在官網上設立『食藥闢謠專區』,解開民眾疑慮,其中也有說到食用色素在依法訂定的範圍內使用,是不會危害健康的。所以說,其實食用色素只要合法,是不用過度排斥和擔心的,當然如果有天普遍消費者可以接受部分食物原色並不是原本認知的那樣,那添加色素這件事情也就不是這麼重要了。
現在我們應該注意的是購買產品前,檢查食物包裝外的成分標示是否合法、完整,還有最重要的是均衡飲食,長期食用單一某種食品或過量都不是良好的飲食習慣。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食藥闢謠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