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譜可以自行更改減糖配方嗎?糖尿病就是因為愛吃甜?

現代人講求健康,食物都不敢吃太甜或太重鹹,也發現許多人聽到這甜點很甜就會打一個大叉叉,像是當時風靡一時的馬卡龍,為了保持道地口味遵循法國當地的甜度,也造成許多台灣民眾覺得“太甜”,嚐鮮過後卻不太敢再嘗試,為了配合台灣人口味,也一直陸續在尋找降低甜度的方法,不過其實糖的角色不只是增加甜味,在烘焙中還有許多功用。

糖的功用除了增加甜味還有哪些?

延長保存期限

糖、鹽、醋、酒都是普遍天然的防腐劑,加入糖跟鹽可以抑制微生物生長,水分會和糖結合,食物內部減少含水量,讓微生物變得不易繁殖,如此一來,就可以延長保存期限。

穩定蛋白打發

打發蛋白時,蛋白質分子會形成氣泡,這時加入糖可以減緩氣泡生成的速度,以防過度打發,成為較穩定的狀態,同時又能支撐氣泡。
一開始新手不建議減少糖的用量,有可能會導致在打發時不夠穩定,容易消泡,會導致做甜點時失敗率增加。

保持濕潤度

糖溶解時會吸收水分,這樣的特性會減緩蛋糕在烘烤過程中水分子蒸發的速度,讓成品保持濕潤,同時能避免麵團過度膨脹,另外歐式麵包吃起來比較有嚼勁、彈性,有一部分也是減少糖、油的用量,而台灣的傳統麵包的口感就比較濕潤柔軟。

有助於焦糖化

糖經過高溫時顏色會變的深褐色,也會讓味道變得更有層次,像是布丁中的焦苦味、還有烤過的棉花糖、金黃色的麵包外表、蛋糕表皮,表面變的焦焦脆脆也是焦糖化反應的其中一個原因哦。


怎麼辦感覺糖還是好不健康  破解你的迷思,糖尿病就是因為愛吃甜?

其實一般人正常吃甜不會導致糖尿病,主要原因是『過多的熱量』會讓人變胖,特別是內臟脂肪堆積會導致胰島素阻抗性,胰島素是用來控制血糖的,如果分泌的胰島素不夠,才會成為大部分糖尿病發病的原因。

另外也不是不胖的人就不會得,有研究顯示如果經常久坐不運動、飲食不均衡又攝取過多的熱量,導致內臟脂肪堆積都有可能會引發糖尿病,然而這些都是長期累積下來的成果,因此飲食均衡、保持運動習慣還是很重要。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